
详细介绍
白蔹散,中医方剂名。出自《肘后方》卷三,名见《千金》卷八。主治中风肿痹,风痹筋急,肝痹(①《肘后方》:中风肿痹虚者;②《千金》:风痹肿筋急,展转易常处;③《永乐大典》引《风科集验》:肝痹)。,
名称
白蔹散《肘后方》
出处
方出《肘后方》卷三,名见《千金》卷八
主治
中风肿痹,风痹筋急,肝痹(①《肘后方》:中风肿痹虚者;②《千金》:风痹肿筋急,展转易常处;③《永乐大典》引《风科集验》:肝痹),
组成
白蔹二分,附子一分
用法用量
上为末。每服半刀圭,一日三次。
主治
中风肿痹,风痹筋急,肝痹(①《肘后方》:中风肿痹虚者;②《千金》:风痹肿筋急,展转易常处;③《永乐大典》引《风科集验》:肝痹)。
方义
风痹者,行痹也,关节痛而游走;肝痹者,筋痹复感于邪,传入于肝所致,其证筋急而爪枯。本方白蔹辛苦甘而气凉,辛可散风,苦能燥湿,甘则缓急,性虽微凉,然得附子辛热之气,亦自消散也。且附子能温经散寒、搜风止痛,故二药相合,用于痹、肝痹者宜矣。
使用注意
《外台》:忌猪肉、冷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