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详细介绍
附子煎,中医方剂名。出自《朱氏集验方》卷一。具有温散寒湿,活血通络之功效。主治手臂无力,麻痹不仁,手足不随,风湿相搏,筋骨诸疾,痛不能举。,
名称
附子煎
出处
《朱氏集验方》卷一
功用
温散寒湿,活血通络
主治
手臂无力,麻痹不仁,手足不随,风湿相搏,筋骨诸疾,痛不能举,
组成
大附子(重八钱,慢火炮裂,去皮,切作十片,同生姜、米泔淹一宿,去姜,薄片切,焙干)一枚,防风一两,骨碎补(去毛,炒)半两,汉防己、白术各半两,乳香二钱(别研)。
用法用量
上为细末,入乳香拌匀,好酒煮糊为丸。每服二三十丸,空心温酒送下。
功用
温散寒湿,活血通络。
主治
手臂无力,麻痹不仁,手足不随,风湿相搏,筋骨诸疾,痛不能举。
方义
附子辛热有毒,通十二经脉,温经助阳,散寒除湿。《本经》谓其主“寒湿痿臂,拘挛膝痛,不能行步”;以生姜、米泔炮制,旨在减其燥烈及毒性,并可增其温散开痹之功。防己、防风并用,祛风利湿,宣痹通络;白术健脾燥湿,配附子温散寒湿;骨碎补补肝肾,坚筋骨,理气血;乳香辛散温通,活血止痛,舒筋通络。合而共成温散寒湿,通络除痹之功。
重要文献摘要
原方选录
《朱氏集验方》:“附子煎专治手臂无力,麻痹不仁,手足不随,风湿相搏,筋骨诸疾,痛不能举。大附子一枚,重八钱,慢火炮裂,去皮,切作十片同生蒌、米泔淹一宿,去姜,薄片切,焙干,防风一两,骨碎补半两,去毛,炒汉防己,白术各半两,乳香二钱,别研。右为细末,入乳香匀拌,好酒煮糊丸。每服二三十丸,空心,温酒下。”